Search

【#全世界都是我的辦公室--#印尼】
常常看到電視上,政治記者出身的媒體人,很喜歡分享:「...

  • Share this:

【#全世界都是我的辦公室--#印尼】
常常看到電視上,政治記者出身的媒體人,很喜歡分享:「我在跑X總統的時候,有跟X總統去過非洲/某邦交國……」,這些媒體人當年參加的,就是所謂的「媒體團」。以媒體團的型式跑新聞,可以說,「好像很簡單,也很困難」。
.
簡單的點是,媒體團的主辦單位,會把記者在新聞以外的事,都打點好。比如吃什麼住哪裡,交通車、拍攝完的畫面,能不能傳回去等等;有時候,新聞以「內」的事,主單位也會幫大家細想,什麼樣的行程,觀眾才想看,記者才會報。
.
難的點是,如果所屬的媒體單位(或是個人)企圖心夠強,那你即使身在媒體團,也「不能發跟大家一樣」的新聞,換言之,就是要有「獨家」;有了獨家,自己的公司可能會開心(也有的記者自以為是的獨家,公司根本不屑一顧),但同業通常會生氣,因為這等於漏了新聞;也曾聽說另一種同業生的氣,是因為有人以不正當手法,獲取獨家或是造假新聞,最後自己公司的主管還要出來跟全台灣的電視台道歉,說自己「教子無方」,這樣的人下場很慘嗎?可能再也踏不出原本的職場,但不一定過得不好(有八卦的味道)。
.
國際組有沒有媒體團呢?也有,我就曾至少參加過泰國、日本、印尼的媒體團,主辦單位通常是國內外政府官方組織,公益團體,或超大型旅遊集團等等。
.
印尼,是我第一次參加的媒體團採訪目的地,有趣的是,全團只有我一家電視媒體。
.
其它參與成員來自於雜誌社、報紙、網紅,甚至是主辦單位的「好朋友」,好處是,沒有獨家壓力,比較挑戰的點是,主辦單位也不會特別考慮電子媒體的專業需求。所以出發前,我主動和主辦單位開會討論,希望可以在一般「上車睡覺、下車尿尿」的行程中,生出至少5條專業的外國採訪報導,每條至少5分鐘起跳。
.
而在開會的過程,我的工作就像是 #行銷企劃,幫新聞「找點」。主辦單位也大感驚喜,一起發現了很多有趣的故事,比如外國旅客最愛的「泛舟」,就是一個經典例子。一般旅客玩的過程在意安不安全,結束後有沒有地方擦乾身體、換衣服;但是我們還關心,是「為什麼在這條溪流,會有這樣的綠色環保環境,和農業發展有什麼樣源遠流長的關係……」;開會找新聞點的過程中,#讓一個原本聽完就忘的「地名」,成了一部現代輕小說中,不可或缺的角色和人物。
.
不少前輩國際組記者,也是在這樣開會討論的過程中,被旅行業者網羅,從此成為行銷企劃的執行主管,事實上,從事新聞媒體必須快速學習和應變的功力,也在一次一次的專案採訪中,被細細磨出來,像我的這趟印尼行程,遇到搭檔熱到中暑無法工作呢,從驚嚇到處理,又是另一個值得分享的回憶了。
.
#國際新聞
#專業素養
#專業訓練
#印尼
#媒體團
#國際 #國際觀
#國際新聞 #國際品牌


Tags:

About author
採訪推薦、活動、合作邀約請私訊 來信請寄:台北市內湖區行愛路141巷48號4樓
【國際新聞主播/主持人】 來信請寄: [email protected] 台北市內湖區行愛路141巷48號4樓 IG:chgrace.lin
View all posts